您好,歡迎進入大業(yè)園林官網!
斑竹。稈枝都有殷紅若雨的斑痕,別稱“胡麻竹”。據(jù)晉代(265~420)張華《博物志》載:相傳這斑竹痕是由舜帝兩妃的淚血染成的,故又名“湘妃竹”。湖南九巍山和廣西靈川擺竹山等地散布的斑竹,又稱矮形竹、自然花竹。河南博愛、沁陽、輝縣、濟粟一帶有近667公頃的人工斑竹林,寧波奉化市區(qū)椰油斑竹散布。斑竹幼時渾身油光閃亮,隨著幼竹成長,才慢慢呈現(xiàn)大小不等的水浸狀黑褐色斑塊或斑駁,宛如淚痕。
紫竹。又稱墨竹或黑竹。浙、蘇、皖、贛、鄂、豫、川、黔等省都有散布。湖南九巍山、皖南清涼峰、自然保護區(qū)都有野生的紫竹林。紫竹功能耐旱、耐寒,北京、河北等地都已先后引種成功。
紫竹稈紫葉綠,別具風韻,常于寺觀院子為伍。杭州市蕭山區(qū)有座創(chuàng)建于南齊(公元479年~502年)的吉崇寺,因紫竹成林故名竹林寺。海天佛國普陀山,相傳是觀世音菩薩修道之所,而她是居住在紫竹林庵里的,所以那里附近的紫竹,其身價更是非同一般。
紫竹宜作盆景,但筍期有必要抑制其成長,構成節(jié)短稈矮、扶疏高雅的長相。也可制造家具,非常古雅?;蛑瞥墒挼?、手杖、傘柄等。
方竹。以分枝以下稈為方形著稱,被譽為“竹海珍珠”。元代李衍《竹譜詳錄》記敘:“方竹,浙江兩廣處處有之,枝葉與苦竹一樣,但節(jié)莖方正如益母草狀……”。方竹除四川省金佛山有廣泛散布外福建省的武夷山,我省的寧??h前童梁皇山,浙南的雁蕩山,杭州市植物園、遂昌縣都有散布。
方竹枝稈剛健俊美挺立,是杰出的欣賞竹種,有人曾以“行知方圓,不恥下問,勁草可風,灑脫不俗”的詞句來贊許它。方竹在暖地一年四季都能出筍,尤以晚秋最盛,故又名“月月竹”或“四季竹”。筍的腹腔很小,嫩脆鮮美。貴州遵義地區(qū)盛產方竹,筍稱“黔北方竹筍”,80年代后遠銷日本。
人面竹。又稱羅漢竹。稈高可達8米,基部或中部以下數(shù)節(jié)變形短縮、稈環(huán)交互傾斜,節(jié)間腫脹或縊縮,有的象老人臉,有的象孩兒面;有的似羅漢袒肚,相向而笑,非常生動有趣。上部正常節(jié)間長15~20厘米,新稈綠色,有白色粉,無毛,環(huán)有一圈圈細毛;老稈黃綠色,稈環(huán)和環(huán)都輕輕拱起。稈粗的如碗口,小的似手指。既是審美價值很高的欣賞竹,又是制造技術品的珍寶。
佛肚竹。有名小佛肚竹、佛竹、密節(jié)竹。素為廣東特產,廣州、陽江、九龍及香港等地都有培養(yǎng)。福建廈門等地寺廟中,也較多見。